项目展示

昆仑鸿星现任总裁

2025-07-19

2025年3月,俄罗斯WHL决赛现场,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身披印有“中国加油”的队服横扫卫冕冠军乌法队。当五星红旗在异国冰场上空升起时,远在场边的敖萌凝视着这场跨越1355天的胜利——这不仅是中国职业冰球的首个顶级联赛冠军,更是她以战略魄力重构冰雪运动范式的缩影。从跨国远征的险阻到疫情突发的危机,从商业模式的空白到国际话语权的争夺,这位掌舵者正以冰球为支点,撬动中国冰雪产业的未来。

战略视野:以全球联赛锻造竞争力

敖萌上任后的关键决策是将球队嵌入全球顶级赛事体系。面对国内职业冰球联赛的空白,她力主“与狼共舞”模式:2017年组建深圳昆仑鸿星万科阳光队,整合本土球员与外援,先后征战加拿大(CWHL)和俄罗斯(WHL)联赛。这一策略直指中国冰球的核心痛点——高水平赛事缺失导致球员成长受限。

在WHL的首个赛季,球队开局遭遇两连败。敖萌迅速推动战术体系重构,引入明星球员强化阵容,最终以常规赛第二晋级季后赛。她坦言:“我们的目标就是夺冠,但必须尊重职业体育规律。” 这种务实态度使球队在三年内完成从新军到冠军的蜕变,更为中国培育出9名国家队主力与8名华裔精英,直接支撑了2025年女冰世锦赛中国队冲击顶级组席位的阵容基础。

彩神II

危机破局:创新应对系统性风险

2025年初,疫情冲击与地缘变局叠加,敖萌面临职业体育罕见的双重危机。当中俄航线即将停运时,她果断命令全队提前48小时飞赴俄罗斯集训,避免赛季中断。更颠覆性的决策是将深圳主场临时迁移至俄罗斯,开创中国俱乐部海外设主场的先例。

“天时地利全无,但人和成了决胜变量。”她通过精细化保障消除球员后顾之忧:与WHL联盟协调优化赛程,提供男子联赛级训练配套,并定制“中国加油”袖标凝聚团队精神。这些举措最终催化了三场总决赛的横扫式胜利。而在商业层面,她主导俱乐部从纯赛事运营转向“竞赛+内容+社区”三维模式:2024年推出短剧平台DramaWave,月活用户突破1000万;开发AI音乐创作工具Mureka,实现版权交易闭环。这种转型使俱乐部收入来源多元化,抵御赛事停摆风险。

国家使命:竞技突破与人才根基

作为中国冰球职业化进程的核心推手,敖萌始终将国家队建设与职业化绑定。她推动的“海外联赛+本土青训”双轨制初见成效:2025年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覆盖4支职业队84场常规赛,昆仑鸿星俱乐部承担赛事运营,哈尔滨体育学院提供后备人才基地。该联赛诞生仅两年,已输送16名深圳运动员进入国家队。

更深层的布局在于打破“举国体制”依赖。俱乐部与哈尔滨体育学院共建国家冰雪运动学院,引入职业俱乐部管理经验。该校校长姜玉洪指出:“昆仑鸿星的职业模式让运动员在市场化环境中成长,如于柏巍等冬奥国手同时效力职业队和国家队,解决了以往‘练赛脱节’矛盾。” 这种协同机制正推动中国冰球从“专业队”向“职业化”转型。

商业革新:重构冰雪经济逻辑

面对职业冰球的高成本瓶颈(单赛季预算超2亿元),敖萌主导了三大破局路径:

1. 产业链延伸:以赛事IP为核心,开发青少年培训冰球旅游装备销售等衍生业务。深圳大运中心通过承办五届粤港澳青少年冰球赛,带动周边消费超10亿元;

2. 技术赋能降本:引入AI视频生成模型SkyReels降低内容制作成本,开源表情动作算法SkyReels-A1促进行业协作;

3. 城市战略绑定:推动俱乐部与深圳“北冰南展”政策深度结合。2024年深圳出台冰雪产业专项扶持,将冰球列为国际体育城市核心项目,政府资源倾斜使俱乐部获得场馆税收等关键支持。

未来战场:冰球大众化的破壁实验

敖萌的终极目标是突破冰球“小众运动”的认知壁垒。她的策略是从场景破圈:在深圳社区推广“冰雪体验舱”,通过VR技术模拟比赛场景;与昆仑万维合作开发AI社交应用Linky,让用户创建虚拟冰球角色互动,下载量超1000万次。

更宏大的实验是冰雪文化的地域重构。当哈尔滨依托传统冰雪资源发展时,敖萌提出“热带冰球”概念——在年均温23℃的深圳建设全年制冰场馆群,配套商业综合体形成“体育消费生态”。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会长陈海龙评价:“深圳以职业赛事为支点,正改写‘冰雪经济属于北方’的固有逻辑。”

结论:从职业俱乐部到国家冰球体系的构建者

敖萌的实践证明,中国冰雪产业的崛起需打破三重边界:竞技与产业的边界(职业联赛反哺国家队)、地域与气候的边界(“北冰南展”的深圳范式)、投入与产出的边界(AI技术降低普及成本)。在她主导下,昆仑鸿星已超越单一俱乐部职能,成为连接国际赛事体系本土人才培养城市经济转型的枢纽平台。

昆仑鸿星现任总裁

未来挑战依然严峻:如何平衡职业化投入与盈利周期?怎样应对北美NHL联盟的球员争夺?但正如敖萌所言:“冰雪产业是三十年长征。”当2026年米兰冬奥临近,这位破局者搭建的冰球体系,或将为中国团体球类项目提供全新范式——职业体育的价值不仅在于金牌,更在于重塑一个项目的国家生态。